震级、烈度、设防烈度这是三个很容易弄混的概念,这三者之间又究竟是什么关系呢?
一、震级
里氏震级是两位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地震学家里克特和古 登堡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震级标度,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地震震级标准。
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:
弱震震级:小于3级
有感地震震级:等于或大于3级、小于或等于4.5级
中强震震级:大于4.5级、小于6级(如彝良地震)
强震震级:等于或大于6级(如玉树地震)
注意: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(如汶川地震)为简单、准 确起 见,对外公布时用“震级”一词,并用符号M,保留一位小数。震级每相差1.0级,地震能量相差大约32倍;相差2.0级,能量相差约1000倍。
二、烈度
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破坏的强烈程度,是衡量某次地震对一定地点影响程度的一种度量。同一地震发生后,不同地区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,烈度也不同,受地震影响破坏越大的地区,烈度越高。
可以想象成一个靶子,震中就是靶心 10 环,外边一点 9 环,再靠外 8 环。 同样的地震,震中烈度可能是 9 度,往外 50 公里可能降低到 8 度,再往外150 公里可能降低到 7 度。
我国烈度分为12个等级,等级越高破坏越重。其中烈度VI度(6度)及以上建筑物会有不同程度的破坏。
震级和烈度的关系:
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,但可有多个烈度,一般讲,离震中越近的地方破坏就越大,烈度也越高。
三、设防烈度
抗震设防烈度指的是(国家标准)规定一个地震烈度称为作为当地抗震设防的依据。
须根据建筑物所在城市的大小,建筑物的类别、高度以及当地的抗震设防小区规划进行确定。
一般情况下,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。